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灰铁铸件硬度不足?四种淬火工艺助您精准达标[自动化制芯单元]

发布时间:2025-10-18 16:03:00

导语: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或制造过程中,灰铁铸件若因硬度不足导致磨损加速或精度丧失,将直接影响整机性能。面对这一常见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其表面硬度?本文系统梳理了四种主流的淬火强化工艺,助您根据工件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一、火焰淬火:灵活高效的局部强化方案
这是一种适用于单件生产或大型工件局部硬化的传统工艺。
1、工艺原理:操作人员使用氧气-乙炔烤枪,将铸件待处理表面快速加热至900-1000℃的奥氏体化温度,随后立即用冷水喷射或浸入淬火槽快速冷却,完成马氏体转变。
2、处理效果:可获得深度约2-6毫米,硬度高达40-48 HRC的强化层。
3、注意事项:此方法对操作者经验要求高,温度控制是难点。加热不均易导致工件局部变形,因此淬火后常需通过磨床精磨来恢复尺寸精度。
二、感应淬火:稳定可控的批量处理方案
感应淬火根据频率不同,分为中频与高频,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
(1)中频感应淬火
1、适用对象:大、中、小型工件均适用,通用性极强。
2、工艺参数:常用频率为2500-8000 Hz,淬火层深度约3-5毫米,表面硬度可轻松超过50 HRC。
3、核心优势:通过精确调节电流、频率与时间,可稳定控制淬火温度与深度,变形量小,质量稳定,是现代制造业的首选。
(2)高频感应淬火
1、适用对象:专为小型工件设计,如齿轮、扳手、机床导轨等。
2、工艺特点:采用200-300 KHz的高频率,加热极快,但淬硬层较浅,通常为1-2毫米。
3、核心优势:氧化脱碳极少,工件变形微乎其微,特别适合对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零件。
三、电接触自冷淬火:超浅层的便捷硬化方案
这是一种原理独特、设备简单的表面硬化技术。
1、工作原理:利用电极与工件接触,通过低电压、大电流瞬间产生电阻热,将极小区域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随后电极移动,加热点依靠工件自身导热迅速冷却(自冷),实现淬火。
2、处理效果:淬硬层极浅,约0.2-0.3毫米,但硬度同样可达50 HRC以上。
3、典型应用:常用于机床导轨等大型表面的便捷硬化,无需复杂的冷却系统。
四、结语:
解决灰铁铸件硬度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量体裁衣”。无论是需要深度硬化的重型铸件,还是要求高精度、微变形的小型零件,亦或是仅需表面强化的大型导轨,都有对应的淬火工艺可供选择。使用单位与生产方只需结合实际需求,便能找到最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无锡朗世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LIONSTECH)是由一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和销售精英组成的专业制造热芯机壳芯机冷芯机多工位造型线壳型机重力铸造机以及机器人铸造造型应用的机械制造公司;现有加工中心4台及金加工设备等。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LIONSTECH在设备的结构和自动化控制方面不断优化,生产各种配置的射芯设备供客户选择,同时LIONSTECH积极研制开发特殊功能机型,满足特殊规格和特殊工艺制芯要求的制芯。